积“小安”成“大安”  共享大丰平安风_四川法治传媒网
四川法治传媒网LOGO  
网站投稿:690830723@qq.com
新闻热线:131 9869 0128
网站首页 头条关注 四川要闻 热点聚焦 平安四川 法治四川 法治先锋 以案说法 基层动态 全域治理 法治文化 法学天地 图说四川
四川法治传媒网 法治四川 查看内容

积“小安”成“大安”  共享大丰平安风

来源: |2017-12-14 22:14| 浏览量: 647

作为成都“北大门”的大丰街道,是成德绵“百里城市中轴”重要门户节点,成都市和新都区“中优”主体区域,属成都市规划的城北副中心,近年来迎来了建设和发展的大好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稳定、生活安宁不仅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更是大丰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保障。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街道的平安创建工作,在社会治理工作方面主动并积极创新做法,坚持以辅警、治保队、红袖套、网格员等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为抓手,投入大量经费,始终以街道、社区两级综治中心建设为契机,以治安联防联控为突破口,建立健全立体防控机制,法治宣传、严厉打击、集中整治、群防群治有机结合,狠抓平安建设联创、矛盾纠纷联调、特殊人群联管、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有效地推动了平安街道建设,为辖区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有力保驾护航,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逐步得到提升。

  积“小安”成“大安”  共享大丰平安风

  ——成都市新都区大丰街道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工作纪实

  文/李国华  谢咏  图/ 张江林  李丽




  “我是从内江到大丰街道红湖公园城来居住的,党组织关系也在今年9月份转到了这里,作为一个业主,我也希望能够有一个和谐安定的环境,所以我就尽自己所能,带动小区居民搞一些社区活动,丰富大家的生活。”今年59岁的袁艺从单位退休后就来到了这里,对小区发生的一点一滴变化都有切身感受,“现在小区居民的思想在逐步改观,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更强了,小区也更和谐了。”

  小区安定祥和,群众安居乐业,红湖公园城的变化在成都市新都区大丰街道仅仅是一个缩影,而这样的变化在高家社区、南丰片区等小区也非常明显。

  治理的力量——“红湖模式”建新家园


  车辆停放有序、环境干净整洁,人人脸上都带着笑意,这是现在来到红湖公园城的人的共同感受。

  “以前我们这里可不是这样,小区不仅环境差,还经常出现被盗现象,平时像停电这类的小事情就可能会搞出个群体事件。”说起小区的过去,不少居民都还记忆犹新。

  位于大丰街道蓉北路三段9号的红湖公园城小区,是崇义社区最大的商品住宅小区,总人口超过12000人,而这里的户籍人口仅为1314人。从2009年住户陆续入住后,小区治安防控、物业服务、业委会选举、设施维护、环境卫生、邻里关系、文明居住等方面的矛盾纠纷较为突出;小区治安状况较差、车辆随意停放、“住改商”等问题普遍存在;居民集访、闹访、堵路等群体性事件易发频发,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也给平安建设带来了挑战。

  一场以崇义社区为主体,以平安建设为切入点的综合治理大幕徐徐拉开。

  街道成立了红湖小区平安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各办公室、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崇义社区两委负责人加入其中,形成合力。并建立了社区驻小区工作站,作为社区“两委”基层政权的延伸服务管理机构,在工作站下面分别设立纠纷调解室、网格员工作室、便民服务站、社会组织工作站、小区警务室和党群活动中心6大职能机构。街道和社区以工作站作为基层平安治理向小区的延伸机构。

  同时,成立红湖公园城小区党支部,由崇义社区党委管理,加强对小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小区治理中的特殊作用,探索“党组织+小区”的治理模式。成立小区网格工作站,精准构建三级网格体系,建立以3名专职网格员为一级网格员、6名居民组长为二级网格员、24名楼栋长为三级网格员的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队伍,在“社区工作站”领导下,负责小区流动人口管理、特殊人群服务、安全隐患排查、政策法规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社情民意上报等各项工作。

  “我们将小区的住房按出租、自用、闲置性质,通过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就连房屋销售后原业主的信息也都还有记录。”在网格员工作室的墙上,小区整体情况一目了然,就连住户是党员都清楚地进行了标识。

  网格员杨宗群表示,“这里的信息都通过三级网格员入户摸清底数,细到人员职业状况、重点掌握人群、是否养有犬只、是否住改商、是否有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建立起信息数据库,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动态更新。”

  而在网格员的手持终端机上,网格员通过建立的微信群和住户加强联系,住户只要有任何需求反映到这里,都能快速得到解决。社区也通过微信群将各种信息及时发布到里面,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信任。正如社区网格员所讲,大家的宗旨就是:我在您身边,我为您服务。

  “推行党建引领,让党员亮身份,所有服务下沉。”崇义社区党委书记张正明表示。自从实施党建引领后,有13名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入了社区,并在今年9月份成立了党组织,在红湖公园城成立了支部委员会。所有党员的身份信息都在党员承诺墙上进行了公示,推行了“730”措施,经常在晚上7点30分召开党员会议,发动志愿者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统揽各方力量,及时解决小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张正明说。

  红湖社区的另一个创新举措就是在引入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为促进居民更好更快的融入到城市环境中来,工作站积极引入“向日葵”和“幸福家”等社会组织,重点针对小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群体,已开展文娱晚会、节日活动、法制讲堂、健康义诊等15项文娱活动,让小区居民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和关怀,逐步化解小区居民的排斥、抱团情绪,引导教育小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融入城市生活,消除群体隔阂,促进小区和谐。

  “城镇化后,大量的外来人员都涌入了城市,每个人的素质、想法、观念、所处的环境都不一样,现在小区通过多种活动,多种方式的管理,大家都无偿参加,现在都能相互的理解,逐渐包容,邻里间交流也多了,从长远来看会越来越好。”袁艺高兴地讲到。

  社区管理的大融合,让群众“点菜”,再也不是端上什么就让大家吃什么了。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红湖公园城小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明显改善,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小区初步建设成了机制完善、治安良好、邻里和谐、秩序井然的新家园,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得到了大幅提升。

  凝聚的力量——联创基层保平安


  面对严峻复杂的治安形势、新常态下的新要求及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如何牢固树立科学的平安文明建设理念,深化平安建设,彻底解决好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突出治安问题,实现社会长治久安?

  实践表明,要治本就得从基层、基础抓起,多措并举,从源头治理才是治本之策。为此,大丰街道明确方案,以立足基层,强化基础,补齐短板,创新载体为抓手,以问题为导向,以重点区域整治为突破口,以立体化联防联控网络建设为重点,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维施策,强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大丰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主任,街道主任和分管副书记为副主任,其他党政领导为成员的街道综治委,统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将原来挂靠在群工办下面的综治工作独立出来,成立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强化对综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组建起以社区书记为主任、社区主任为第一副主任、治保主任为常务副主任,其他“六职”干部、网格员、巡逻队员为成员的社区综治中心,确保了社区平安建设“有人管、有人抓”。对综治中心、网格分中心、大联动分中心等各办公室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纪律进行划分,做到“组织健全、机制顺畅、责任明确”,有效推动了平安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严格落实“党工委、办事处主导,综治办牵头,派出所主抓,办(所、中心)联动,社区共治、小区参与”的层级管理体系,夯实目标管理,街道与15个社区签订综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各社区分别与居民小组、商住小区、学校、商铺、出租房业主签订治安承诺书,层层压实综治工作目标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共建共治”的工作格局,突出了基层平安联创。

  “我们出门随处都可以看到红袖套和在街上巡逻的警察等,感到心里踏实多了。”大丰辖区居民王晓菊讲到。

  为强化防控体系建设,突出社会治安联防,大丰街道在文化中心集成打造480平方米的街道综治中心,建立接访调处中心、大联动分中心、网格化分中心、律师工作室等功能机构,综治办、大丰司法所等成员单位入驻,实现了治安、维稳、信访、处突等的统筹运作。今年6月,对综治中心进行升级造改,接入了“天网”、“雪亮工程”、大联动平台、“9+X”系统、社会视频等资源。社区综治中心建设同步推进,目前已完成高堆、高家、铁路、三元、方营等社区综治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实现了街道与社区综治中心、大丰派出所、大丰城管分局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了中心综合协调处置能力。

  同时,强化社会治安基层设施建设,在案件易发、多发地段先后安装“天网”探头186个、“雪亮工程”探头150个;在重点场所、重要路段设置多功能治安岗亭,进一步规范了社区警务室,购置13辆巡逻车,配备到各社区,加强街面巡逻防控;在126个小区门卫室建立治安巡逻防控联络点,安装报警灯箱,强化小区内保巡逻防控;督促各住宅小区物业、企事业单位完善内部监控设施建设,不断扩大技防设施覆盖面,织密治安设施立体防控网。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在大丰街道,治安巡逻队伍、网格员队伍和“红袖套”志愿者队伍进一步优化,大丰的“西城大妈”逐步叫响了品牌。治安的联防联控也让老百姓“看得见警灯、听得见警报、见得着警察”,形成长期高压治理态势,使犯罪分子感到震慑,让人民感到放心。

  指挥大统一、资源大整合、治安大巡防、矛盾大调解、民生大服务、执法大协同,大丰街道治安秩序明显好转,有效提升了群众满意度,有力地推动了平安街道建设。

  长效的力量——平安根植百姓心


  抓资源整合,强化问题多元化解,突出矛盾纠纷联调。大丰街道建立接访调处中心、设立群众来访接待厅,整合行政调解室、司法调解室、人民调解室、劳动纠纷调解室功能,统一受理、集中办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初步构建起协调联动的多元化解工作格局。针对一些大型小区人员多、矛盾多的特点,积极探索建立小区人民调解室,负责物业矛盾、邻里矛盾等调处工作。聘请第三方机构参与对物业矛盾调解,对业委会成立过程和物业服务过程中引发的各种矛盾纠纷进行处置,形成专业调处化解机制。并充分发挥志愿者的自身优势,先后成立“李大妈评理”、“范哥调解室”、“何律师说法”等志愿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重点整治中,街道针对省市区治安重点整治区域的东风渠沿线,抽调派出所民警、社区“两委”干部、巡逻队员、网格员等对该区域的人、房、业进行“划片拉网”式清查,确实摸清情况,弄准底数。由区公安分局派出力量对排查出的涉黄、涉赌重点场所,进行精准打击,还组成东风渠区域专项巡逻队,对沿河两侧重点区域进行常态设卡巡逻,对可疑人员和车辆进行盘查,对涉黄、涉赌、涉毒等违法犯罪场所进行严厉打击。在东风渠边增设铁路社区综合中心、警务室、“雪亮”工程探头、警示灯和宣传栏,提高片区技防水平。由于措施得力,几个月来始终保持高压整治态势,东风渠涉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建立起了长效机制。

  社区既是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又是服务群众的“末梢神经”。为了更好地倾听群众声音、感知百姓冷暖,新都区还积极探索便民服务向小区院落再延伸的创新路径。在大丰街道,先后建立了南丰社区便民服务室、博雅片区服务站和崇义社区便民服务室、红湖片区便民服务站,为博雅新城小区以及红湖公园城小区近万余户居民提供更贴心、更快捷、更优质的便民服务,让群众办小事不出院落、办大事不出社区、办难事不出街道。

  说起社区的变化,家住红湖公园城的李婆婆觉得自己现在就是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中,白天,老人可以在楼下和邻居们聊天,或者参加“红袖套”巡逻守护小区平安;晚上,则带着孙儿到小区的健身中心玩滑梯、做游戏,她也可以在旁边锻炼锻炼。

  如今,在大丰,从小区平安到社会平安,每个居民都成为了“平安小区”的“守望者”,每一户家庭成为了“平安家庭”的“守护者”,每一个小区成为了“平安大丰”的“守卫者”。行走在大丰的街头巷尾,看到的是精巧灵动的平安景观,听到的是百姓安居乐业的谈笑风生,感受到的是和谐稳定的浓厚平安氛围。2014年,高家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南丰片区治安重点区域整治成效显著,治安秩序明显好转,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现在小区里治安案件少了,邻里矛盾纠纷少了,自愿参加治安巡逻的人多了,大家心里的安全感提高了。”大丰居民杨凯说,生活在大丰真是一件幸福事儿,“来了就是大丰人,此心安处是吾乡”。

  大丰街道党工委书记姚勇也表示,平安,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企盼;平安,是社会发展繁荣的保障。平安大丰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每天都是新起点。接下来,大丰将加大工作力度,抓好工作落实,深化平安创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确保各项责任目标圆满完成,为新都区“中优”战略实施和把大丰建设成“干净、有序、安全”的新大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scfzcmw-edito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