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审监庭(赔偿办)副庭长陈晓: 互联网法官跨越十载的变与不变 ..._四川法治传媒网
四川法治传媒网LOGO  
网站投稿:690830723@qq.com
新闻热线:131 9869 0128
网站首页 头条关注 四川要闻 热点聚焦 平安四川 法治四川 法治先锋 以案说法 基层动态 全域治理 法治文化 法学天地 图说四川
四川法治传媒网 法治先锋 查看内容

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审监庭(赔偿办)副庭长陈晓: 互联网法官跨越十载的变与不变 ...

2024-12-10 09:11



陈晓在郫都四中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专题讲座 受访者供图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璐

人物小档
  陈晓,女,汉族,中共党员,1989年1月出生,现任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审监庭(赔偿办)副庭长。曾获全国法院“智慧法院创新奖”成员,四川法院首届“智慧之星”第一名,四川法院“三八红旗手”,“四川省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集体”成员等荣誉,获四川法院个人三等功。
  六年前,从身披法袍的那一刻起,司法为民这四个字,就深深烙上了她那颗火热的心。六年时光,“三尺法台”,秀色照清眸,她用信仰捍卫公平正义,她用坚守镌刻奋进脚步,将无悔青春投身于互联网法治的蓬勃发展中,她就是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审监庭(赔偿办)副庭长陈晓。
  初见陈晓,给人的第一印象与庭审时庄重严肃的法官形象不太一样:爽朗、活泼、谈吐幽默,她戏称自己是一枚法院“女汉子”。细数流年,陈晓在投身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工作的10年时间里,历经成铁法院改革变迁,天府中央法务区的落地成势,感受四川法治浩荡发展的时代脉络,在攻坚克难中闯关夺隘,在平凡岗位积蓄坚韧之力。

从游泳冠军到法律学子
以法为刃磨砺七年求学时光


  陈晓出生在孔孟之乡,自蹒跚学步起,就成了父母的“眼中钉”,一不留神就四处捣蛋,精力特别旺盛。无奈之下,父母决定送她去业余体校接受游泳训练。寒来暑往,这一练就坚持了10年。
  在这样的状态下,陈晓不仅斩获一个又一个游泳冠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认证,学习成绩也始终名列年级前茅。高考后,陈晓面临着填报志愿的人生重大选择。学哲学?学金融?学政治?彼时的她陷入了迷茫。直到有一天,她偶然在新闻报道中看到了全国“十大法治人物”袁月全法官的事迹。袁法官心系群众疾苦、奉献社会,用廉洁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这些品质深深打动了陈晓,她决定追随袁法官的脚步,成为一名人民法官。陈晓毅然选择了法学专业,并踏入了西南政法大学校门。在接下来本硕研学的7年时光里,她每日坚持执行密密麻麻的“学习规划表”,全力以赴地追求着自己的法治梦想。她深知,只有学有所成,才能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
  “我学习游泳时,主项是蝶泳,蝶泳是所有泳姿中最讲究技巧的。于是在摸索如何成为一名好法官时,我也试图想找到一些精进技巧。”陈晓说道。那时,陈晓研读最多的就是英模法官邹碧华撰写的《要件审判九步法》。去繁就简,最终给她带来指引的是其中一段真挚朴素的话:“我们要有一颗同理心,做法官也好,做调解员也好,一定要有这种情怀。只有具备了同理心,你才能设身处地地替当事人考虑问题,替他们去设想各种方案,帮他们解决问题。”

从书记员到审判员
以情为系蓄力十年审判工作


  毕业后,陈晓进入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工作,从书记员、法官助理到员额法官,从民事审判、执行工作到互联网审判,每一个角色的转变、每一次庭审、每一页裁判文书,都倾注着她对审判事业的热爱和对人民群众的真情。
  陈晓对初任书记员工作的经历印象深刻。“那一本本厚厚的卷宗,恰似一帧帧电影片段,不仅记录着案件的来龙去脉,更承载着当事人的殷切期望,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陈晓说,“每一个案卷的整理、扫描、标注、归档,我都极其认真的对待,因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却紧密关系到案件的完整性及可查性,承载的是法律的权威。”
  2018年,陈晓成为员额法官后,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案件。有因琐事争吵而导致的人身伤害,有因赔偿款项争执的交通事故,有因遭遇网络暴力而维权的名誉案件,还有因损害市场公平环境而起诉的不正当竞争纠纷。这些案件有的看似“鸡毛蒜皮”,有的又让人感觉“高大上”,但殊途同归,想要妥善化解纠纷,真正让群众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却同样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
  随着时间和阅历的沉淀,陈晓越来越意识到,最好的技巧其实就是共情和真心。
  在办理一次火车行李砸伤旅客案件中,陈晓面对双方当事人的激烈争执,展现出了她的耐心和智慧。她仔细询问了受伤阿姨的家庭情况,了解到阿姨之所以拒绝调解的原因是担心侵权小伙打完官司后“跑路”,自己得不到赔偿款;而侵权小伙因家中母亲病重急需用钱,无法一次性支付大额赔偿。面对双方的担心和困境,经过陈晓耐心释理释法,阿姨感动于小伙的孝心,小伙也表达了足够的诚意,最终,阿姨同意接受分时段给付赔偿款,案件得以圆满解决。这次经历让陈晓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用真情才能交换真心,才能真正让当事人信服,法律的权威就是来自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情感期待。

以钻研创新为器
勇担互联网审判先锋


  2021年2月5日,天府中央法务区正式启动运行。作为专业审判矩阵的一环,2021年4月,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成都互联网法庭成立并入驻天府中央法务区。陈晓被安排到成都互联网法庭,投身到互联网审判工作的新岗位。
  伴随数字经济发展,“AI换脸”“人工智能”“爬虫协议”“暗刷流量”……大量新类型互联网案件涌入陈晓的视野,5G互联网法庭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审判方式。面对新的工作赛道,她全身心投入。
  “互联网法官”是如何炼成的?陈晓回忆要闯的第一关就是“案例关”。面对新类型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网络服务合同、新型互联网侵权纠纷案件,没有现有法条援引和案例参考情况下,法官如何“释法”精准,如何“造法”有度?她承办的全国首例买卖“抖音”账号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确立了新类型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纠纷中关于“竞争关系”和“商业道德”认定规则,明确短视频衍生商业模式合理边界。第二就是“技术关”。大数据索引、司法区块链存证、异步审理,在线庭审规则……如何深度打造和融合科技司法概念,让数据多跑路,人民群众打官司少跑腿?陈晓在摸索中不断精进。
  在大量的互联网民事案件的打磨下,陈晓迅速成长。她不仅办理了违反在线诉讼规则司法惩戒案、买卖“抖音”账号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等典型案例,连续荣获了全省法院“十大典型案例”“十佳裁判文书”“十佳庭审”,还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审判业务成果和调研奖项。同时,她还积极参与普法宣传和公益活动,撰写法治微电影连续荣获最高人民法院“金法槌”一等奖、二等奖,推出了“法言网事”“网络普法e起学”“守护每一个斑斓的梦”等普法公益活动,让线上的“多数”网络消费者、网络暴力受害者和身患残疾的“少数”青少年群体同样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

以多元解纷工作为引
践行互联网时代新“枫”景


  从裁判规则确立角度来看,个案裁判固然重要,但陈晓认为,从前端发力,延伸审判职能,促进纠纷的实质性化解意义重大。
  互联网时代,网络教育、线上美容美发、健身课程预购成为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景,但“线上预付式消费”也成为互联网侵权诉讼的高发区。因商家线上产品下架、线下关店、虚假宣传等引发的退费争议,让网络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陈晓在办理大量网络预付消费侵权案件后,主动靠前服务,联动属地消委会、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活动,对预付式消费领域的“职业闭店人”进行清退和警示,让“职业闭店人”闭得了店却避不了法律责任;深入群众,配合街头普法宣传,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经过成都互联网法庭针对性多元解纷工作,该类型诉讼大幅度下降,市场环境得以净化。她常说:“每一个涉及当事人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案件,标的再小、难度再大再复杂也要竭尽全力去做。”
  当青春逐渐消失在案卷的洪流中,当时光流转在更迭的制服里,陈晓始终坚信,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是有付出的,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10年间,陈晓对法律的信仰、对群众的情怀从未改变。如今的她,已经成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者和守护者。当“法治梦”有了“法官”责任勾勒的轮廓,精神终将汇聚成青春之力,踏实沉淀在每一个案件,目光流转在群众身边,坚守公平正义,圆梦法治之旅。

【责任编辑:scfzcmw-edito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