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巴中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也是四川唯一的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农发行四川省分行辖内巴中市分行紧扣职能职责,围绕“五篇大文章”,支农“六大领域”以及“四个银行”品牌建设,聚焦巴中革命老区建设“一市四区三地”发展战略,坚定欣赏的眼光、浓厚的情怀、奋斗的姿态,当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金融排头兵”,2024年支持巴中经济社会发展创下“三个历史新高”,累放各项贷款70.1亿元,贷款净增41亿元,贷款余额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达308亿元,居全市国有大行首位,交出了支农政策性金融扎根老区“而立之年”的亮丽答卷。 仓廪实,写好“红色巴中五谷丰登”卷 近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公示了2024年度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顶级评定结果,巴中市恩阳区柳林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拟被评为“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离不开该行1.97亿元信贷资金的支持,项目园区耕地面积1.3万亩,常年种植水稻、油菜1.05万亩,辐射带动发展优质粮油10万亩。 在支持在守护老区粮仓的道路上,农发行巴中市分行从未停歇,全力保障粮油收购资金供应,累计投放粮油购销储贷款3.2亿元,粮油收购区域市场份额超90%,水稻、小麦、油菜籽、红高粱等主要经济作物颗粒归仓。聚焦土地做文章,该行赓续老区排难创新的红军精神,不断创新支持模式,出新品、出精品,依托“优质粮油基地+种养循环”模式建设通江县广纳镇高标准农田,加大机械投入,推动水稻核心园区亩产超700公斤,相比上年增长30余万公斤,预估综合效益可增长100余万斤。聚焦夯实单产提升根基,通过“农地+现代农业园区”种植模式,支持南江县建立了稻鱼共生、稻鸭共生及优质稻核心基地,辐射带动全县建设翡翠米基地20万亩。全年发放农地类贷款7.4亿元,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近46万亩。 在守护好传统的“米袋子”“油罐子”的同时,“肉盘子”也不能落下,该行用好用活重要农产品、农业科技贷款产品,发放5.7亿元全链发展巴山肉牛、南江黄羊产业,建设大基地、发展大龙头、做强深加工,2024年末全市肉牛饲养量达到全省农区第2位。 促融合,写好“潜力巴中城乡繁荣”卷 小寒时节,漫步巴州区大街小巷,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魁星楼广场建成使用,巴城人民又多一处休闲好去处。城乡融合,一头是城镇,一头是乡村,该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抓好两端、畅通中间”的总体思路,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走出了具有巴中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在县城,难点在乡村。围绕“乡”的提升,该行投放贷款1.72亿元,创新“传统村落保护+乡村土特产”打捆打包模式挖掘现金流,对22个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修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改造传统民居、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乡村风貌整体提升;3亿元贷款改造提升辖内乡镇7个供水场站,供水覆盖人口超23万人。围绕“城”的提升,3亿元为全市197个老旧小区完善道路交通、照明、绿化环卫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造;2.51亿元贷款极大提升了恩阳区、南江县城客运能力,污水治理、物流、交通、教育.....处处都有该行的身影。 聚焦“畅通中间”,投9.94亿元路网建设贷款助力城乡连通,“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如今的巴中公路路网密度居全国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首位。聚焦城乡融合发展,该行2024年累计投放各类贷款近38亿元,支持通江县产城融合示范项目、省道省道204线诺华公路通江县城至诺水河段等项目约24个,推动巴中强化设施融合、畅通要素融合、促进产业融合,构建城乡共同繁荣新格局。 生态美,写好“绿色巴中和美共生”卷 青山绿水、风光秀美,作为四川省首个地市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巴中生态资源富集,绿色发展基础坚实,森林覆盖率达63.2%,绿色是巴中的底色,也是巴中的优势。如何让生态“颜值”转变为发展“价值”?该行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探索做好革命老区“绿色金融大文章”的路径,打造美丽中国老区样板,以“红色+研学”“红色+旅游”等新模式,赋能储备林、康养、红色文化研学交流等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激活老区发展引擎。投放贷款4.1亿元,推动巴州区、恩阳区等多条河流综合治理、供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家门口的“小绿洲”,建设品质生活宜居地。 2024年以来,该行全方位对接支持巴中涉农生态环保领域,围绕节能降碳、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投放绿色贷款28.9亿元,支持巴河大佛寺至李家湾闸坝段和兴文片区水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工程等40个重点项目顺利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年末绿色信贷余额102.1亿元,有效夯实巴中生态本底,筑牢长江上游和秦岭重要生态屏障。如今,从城市到乡村,从江河到溪沟,处处可见绿水青山、碧水微澜,“诗意巴中”“秀美之城”城市名片越擦越亮。 产业兴,写好“特色巴中兴农富民”卷 日前,巴中市地理标志产品“平昌县青花椒”成功入选“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清单,并在“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网站上向全球进行推广,是四川省入选的6件产品之一。平昌青花椒以其粒大饱满、色泽新鲜、清香浓郁、麻味醇厚而著称,巴中分行依托“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先后投放贷款1.9亿元支持打造集规模化种植、初(精深)加工、冷藏烘干等于一体的5万亩花椒核心园区,目前,平昌花椒基地规模已突破25万亩,10万亩花椒实现投产,采摘鲜椒5000万斤,辐射范围涵盖41个乡镇298个行政村,直接带动约4.6万人,青花椒已然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富民产业。 锚定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市”发展战略,聚焦“5+2+3”产业体系,该行全年投放产业类贷款28.35亿元,支持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及基础设施建设、恩阳区食品工业园项目等10个示范产业园区建设,贯通“种养产加销”全链发展,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区域品牌,11.18亿元接续支持胡婆婆食品公司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助推中药材、青花椒等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巴中产·巴中造”正在走上千家万户餐桌。(李婷)
|
【责任编辑:scfzcmw-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