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3月20日9时30分,石棉县安顺场镇小水村一家农户院坝,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一场公公告儿媳的家事纠纷案正式开庭。 三张木桌、七根木凳搭起了临时法庭,国徽端放于桌前,10余名村民旁听庭审。院坝里的油菜花金灿灿的,院外的大渡河水似碧玉般清澈。 赔偿金怎么用公媳起纠纷 “她说要把赔偿存进公用账户,结果说银行限额转不进,过几天再转,再后来就一直没转。”原告罗军(化名)是一名71岁的彝族同胞,他的起诉对象是儿媳毛婷(化名)。 这场纠纷背后有一个悲伤的故事。罗军有3个儿子,去年10月,老大和老三在外地务工时因意外去世,毛婷是大儿子罗明(化名)的妻子。罗明撒手人寰,留下四个子女,最大的上初中,最小的上幼儿园,毛婷也无工作。罗明过世后,施工方赔偿了180万元,打入毛婷账户,同时出于人道主义,补偿了90万元,打入罗明母亲的账户。罗明后事处理后,共计剩余250万元。罗家与毛家召开家族会议,商量决定剩余款项的使用,最终达成协议:50万元用于毛婷及其四个子女的生活开支,100万元用于毛婷购买与子女的居住房屋,100万元暂存于毛婷账户,并由毛婷与罗家另两名亲属共管。2024年12月4日,罗军将已获取的88万元转入毛婷银行账户,加上毛婷此前储蓄,账户上有100万元。罗军认为毛婷应将其支配的50万元也纳入监管,双方为此又产生了争议,遂将毛婷起诉至法院,要求返还88万元。 石棉县法院受理了该案,并于今年3月20日到安顺场镇小水村进行巡回审判。 “德古”来调解双方解心结 庭审中,罗军道出了担忧,他说毛婷不把钱存入共管账户,很担心“这样开销那样开销,以后娃娃和我们需要用钱时没有了。”他还提到,此前,毛婷买房是一意孤行。毛婷回应称,资金都是按约定使用,罗明在世时两人就在看房,这次买房不是故意挥霍。 旁听人群中,石棉县彝文化研究会会长、德古倪德清时而点点头,时而叹息。休庭阶段,在法官主持下,倪德清对双方进行了调解。毛婷也随之道出了心里话,不愿意将赔偿款项放入共管账户还有一担忧,即罗军的二儿子作为共管人,时常在背后疏离公婆和她的关系,此前几次协商未果。她希望更换一个共管人,更好保障共管账户里资金的使用,同时,她愿意拿出20万元,交付给罗军,用于老人生活开支。倪德清随即征求了罗军的意愿,罗军表示愿意。就共管人由谁替代,罗军和毛婷表示将择日召集双方家族商量确定。 该案承办法官冯欢介绍,本案案由是共有纠纷,其本质上仍属于家事案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关爱成为双方共有关系建立的基础。为了维持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优先选择调解的方式解决矛盾。同时双方都是彝族同胞,于是,邀请“德古”进行调解。 此次成功调解是“法官+德古”调解的又一生动实践,既充分尊重了双方当事人的民族风俗习惯,又借用“德古”懂乡音、熟民情、懂法律、会调解等柔性调解优势,提升了家事纠纷的化解质效。据悉,今年以来,石棉县法院已运用“法官+德古”法俗融合调解工作机制成功调解各类案件28件。 按照省高院制定的“媒体记者走基层”专项活动方案,下一步,记者将在汉源县见证“雅州利剑”集中执行活动,在芦山县现场观摩多元解纷。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夏菲妮徐毓蔚文/图
|
【责任编辑:scfzcmw-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