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周靖李霜霜杨棕贤)昨(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一批检察公益诉讼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其中,雅安市检察院督促保护蒙顶山茶树和荥经县枇杷茶树种质资源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
雅安是我国重要茶叶产地、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之一,辖区内重要地方茶树蒙山群体种及荥经枇杷茶因毁林开荒、随意买卖原生茶树等导致存在保护不力的情况。原国营蒙山茶场品比园(种质圃)(以下简称蒙山品比园)作为蒙山群体种集中分布地,由于企业改制、缺乏管理等原因,病虫害频发。同时,荥经枇杷茶作为四川重要野生茶树资源,也缺乏系统保护。
2024年6月,雅安市检察院在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中发现上述线索,并于同年7月10日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立案后,专案组多次与雅安市农业农村局磋商,开展现场调研,聘请茶学专家出具意见,核实蒙山品比园准确位置,确认该品比园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四川农业大学著名茶叶专家李家光教授牵头选育的“蒙山9号”茶树优良品种的“源头”,但长期被人遗忘、杂草丛生、病虫害肆虐,种质资源未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存在灭失风险。雅安市农业农村局对茶树种质资源的管理存在品种底数不清、保护及研究利用履职不全面等情形,危及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稳定性、完整性。7月17日,雅安市检察院向雅安市农业农村局制发检察建议,建议雅安市农业农村局尽快落实蒙山品比园、荥经枇杷茶种质资源保护主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树立保护标识和标牌,加强科学管理;加强对损害蒙山品比园蒙山群体种和荥经枇杷茶种质资源的各类非法行为的监管等,保护重要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安全。
收到检察建议后,雅安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采取举措加强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包括:印发通知,指导区县做好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开展全市蒙山群体种、荥经县枇杷茶树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摸清底数,对枇杷茶古树开展挂牌保护并下发实施方案,明确枇杷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范围、措施;投入86万余元组织力量与省农科院茶科所合作建立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开展基因测序、进行智能网格化管理。2024年9月23日,雅安市检察院依法作出终结案件决定。
办案中,雅安市检察院多次向雅安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案件情况,推动地方立法加大对“蒙山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力度。今年3月1日,四川省首部茶文化保护地方性法规《雅安市蒙顶山茶文化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加强“蒙山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保护。
|